专家面对面:多方解读《丝路·太阳镜指数》
2014年2月,厦门明晖光学眼镜有限公司携手中国气象局合作开发的“丝路·太阳镜指数”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发布,引发了眼镜行业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议论。作为业内首个公益气象指数,丝路·太阳镜指数不仅为眼镜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带来了切实有利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广大消费者的太阳镜消费观念发生转变,让普通老百姓也能简单、方便地了解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光照条件下,应当选择不同防晒系数的太阳镜。
经过上一期的揭秘分享,丝路·太阳镜指数已经初步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本期,丝路眼镜特邀眼镜行业资深人士,以及国家级气象专家,为大家更深入、细致地解读丝路·太阳镜指数。
特邀专家:慕建利
中国气象局公众气象服务副首席;高级工程师
慕建利女士是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研发带头人,主要负责中国天气网、中国旅游网、中国兴农网、中国天气通等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研发把关工作。她曾支持并完成20多个由国家技术部、财政部、自然科学基金、气象部等国家重点部门发起的科研项目,并带领其团队,建立起数值预报模式的本地化系统、国外城市精细化气象预报和服务一体化系统等,开发了气象指数、避暑旅游指数等气象服务产品。
问:慕首席,请问下是什么样的初衷,让您决定和厦门明晖光学眼镜有限公司携手合作,推出丝路·太阳镜指数呢?
慕建利:其实和丝路眼镜的结缘也是一次偶然,一开始并没有太多合作的意向,不过深入交谈和了解之后,就碰撞出了一点新的想法——既然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公益气象指数,那么为什么不为眼镜行业设计一个专门的公益气象指数,尤其是基于对现代人用眼方面的保护上,给人们多一些具体的参考,让人们在关注眼睛健康的同时,也能从侧面了解眼镜行业。可别小看这点想法,就是它,才促成了“丝路·太阳镜指数”的诞生。
问:据了解,丝路·太阳镜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主要是对佩戴太阳镜的提示,但它的实际应用又是如何,慕首席可否简单介绍一下?
慕建利:为了方便人们的理解和记忆,我们将丝路·太阳镜指数简单地分为5个等级。出行前,只需通过网络或手机查询当天的太阳镜指数服务提示,即可以选择适当的太阳镜搭配你当天的服装了。而丝路·太阳镜指数的意义也在于此,例如,当能见度较弱时,就需要佩戴透光率较高的太阳镜,这样才不会影响视线,造成危险;而当太阳辐射较强时,就需要佩戴防紫外线功能较强的太阳镜,才能达到保护眼睛的作用。丝路·太阳镜指数正是结合了这样的思考,它充分考虑了当天的天气情况和太阳镜的佩戴标准,为人们在生活中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可理解的佩戴太阳镜的生活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