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老店六十载似水华年:字号老 思想不老
走进位于广州“老字号一条街”上的锦泉眼镜铺,狭长的店面,明亮的灯光,宛若一步踏进了时光隧道。
一路走到店铺的后半部分,纤尘不染的白瓷砖变成了具有民国风情的几何图案;抬头一看,木质镂空的垭口处挂着一幅牌匾,用灵动的行楷写着:眼镜博物馆。
锦泉眼镜创始人何锦泉就坐在牌匾前面,把他与这家六十年老店的故事向小编娓娓道来……
入行:真心不惧多番炼
“泉仔,你想唔想整眼镜啊?”
18岁那年,高中毕业的何锦泉因为街坊随意的问话认识到了郭炳师傅,从而进入眼镜行业。彼时的郭炳师傅约莫五六十岁,在小北路开了一家只有3平方米大小的“联合眼镜水笔生产合作社”。
“郭炳师傅要求很严格,不允许迟到早退。我每天都要骑车从河南(海珠区)到小北路,那时每天下午三点开店,店铺向西,特别晒,直到晚上九点才能收工。”回忆起入行时候的往事,何锦泉仍然记忆犹新。
“有一次去店铺的路上自行车爆胎了,就拿去补胎,正值夏天,当时觉得又热又渴,看到修车铺那有个瓶子就拿来喝了,没想到里面装的是机油。”
结果就是去了医院洗胃,等赶回到店里的时候已经六点多,但何锦泉并没有向师傅说明理由,最后挨了一顿骂。“几天之后师傅知道了真相,就觉得非常感动。”何锦泉说。
学了近三年,何锦泉被师傅要求出去独自开档。“没钱没经验,但还是开了起来,不过几个月就倒闭了,原以为让师傅失望了,没想到他很感动,让我留下来继续学。”何锦泉回忆道。
1988年,对于何锦泉和郭炳师傅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时间点,郭炳师傅亲手将经营了三十多年的店铺交给了何锦泉,店铺也改名为“锦泉眼镜”,那年,他才22岁。
守业:坚持与真情共在
如今,锦泉眼镜共开了15间分店,单在越秀区就有8间,何锦泉也从当初的小学徒晋升成了老板。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曾经想过转行。
二十年前,何锦泉将店搬到了天河,店铺旁边一水的快餐店,日进3000元,而锦泉眼镜的每日营业额就只有8元。面对巨大的落差,何锦泉萌生了转行的念头,不过最终还是选择咬牙坚持。“7、8年之后,那些快餐店都没了,只有我留了下来。”话语间,何锦泉带着些许自豪。
六十年,可以改变店铺的数量、装潢、人事,不变的是和街坊们的情谊。有一位“送鸡姨”姓周,九十多岁,帮衬锦泉眼镜已有四五十年。不少员工都对她印象深刻,提到她,何锦泉的语气也变得生动起来。
“我们经常免费帮她维修眼镜,她很感激,就将别人从乡下带给她的鸡拿来给我,后来怕弄脏店铺地板,就将鸡杀好后拿过来,但拿过来的时候都已经变质了,再后来就直接将鸡雪藏后再拿过来。不仅是鸡,有时还会送伊面。”
何锦泉觉得和周姨的往来就像亲人一样,“周姨的子女都在英国,她说对我比自己的儿女还要亲。”何锦泉表情柔和。
他认为,锦泉眼镜的竞争力,很大部分来源于老字号的品牌力量以及与街坊们多年来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
未来:字号老思想不老
当被问到锦泉眼镜的未来时,何锦泉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划。比起制定目标和按部就班,他更倾向于顺势而为,灵活变通,
“我们字号老,但管理思想、货源不老,比如装修这方面,就要跟上时代,高端大气。”
比如在北京路店,除了经营眼镜生意,还有一个颇为特色的地方:眼镜博物馆。
锦泉眼镜博物馆于2013年开放,是全国首家民间眼镜博物馆。何锦泉坦言,其实开眼镜博物馆的想法十年前就有,因为这是郭炳师傅的愿望,他想让市民能够了解眼镜的历史。
目前眼镜博物馆收藏了一百多件藏品,包括世界上首部验光机、明清时期国内外的眼镜等珍品,大致来自三个渠道:少部分是郭炳师傅收藏的,一部分是华侨赠送的,大部分是从国外淘回来的。“这些都是孤品,为了淘货,在国外三更半夜迷路都试过。”何锦泉说。
不同于有官方支持运营的博物馆,开一家民间博物馆所需的所有开支,都是个人自掏腰包。“每个月光维护费就要三万。”何锦泉说,“我对眼镜是超一般的热爱,所以愿意出钱出力出时间。”
生意与博物馆一体运营是何锦泉的愿景,可惜由于场地限制,还有许多藏品未能摆放出来。
作为六十年老字号店的老板,何锦泉自觉肩负着传承和发扬老字号店的责任,但他希望可以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
“最简单来说,这条街白天人流量本就不多,晚上更少,因为没有路灯,希望能将周边的环境做得更好,让老字号一条街更有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