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梦想稳步向前 在大浪淘沙中续写新篇
“过去的十年,我要感谢尼康和萧邦!”
“科瑞成立发展了十年,可谓是五年一个阶段。第一个五年,我们引以为豪的是能够实现尼康经营的蓬勃,也为科瑞打下了扎实的销售根基。”说到尼康,王总的语气里带有一丝自豪和一丝遗憾。2004年7月,王总带着军令状只身来到上海,一个月后成立上海科瑞,而当时的团队只有7人。随着2006年接手尼康,并逐渐红火,王总笑称公司业务员有时甚至直接被客户称“尼康来了”,与此同时,科瑞的知名度也在不断上升。
王保权总经理、董崴廉总监与【完全眼镜】杂志编辑团队
科瑞接手尼康之前,很多人劝王总,道之此品牌的经营将会是一场艰困的仗,但王总始终相信自己的判断,毅然决然地接下了尼康。“当时与尼康集团接触,了解商品后,我方与对方沟通如何改造,并告知对方我们的规划。”任何品牌要在中国销售,就必须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必须适合中国人佩戴,,在款式和价格上作出定位和调整。当时尼康的定位属于高端,但这定位,在七八年前的中国不符合实际,科瑞顶住压力,从多方面进行调整,直到一切销售元素都适合中国市场。随着销量的上升,这些论点最终得到了尼康公司认可。应着入乡随俗的改革,随之而来的是整体销量大幅度的提升。虽然尼康镜架于中国市场如火如荼地发展,但由于该品牌在全球其它地区定位很高,而且镜架销量持续衰退,尼康集团最终决定结束框架事业部门。2009年,尼康框架永久告别全球市场,这也成为了王总心中的一大遗憾。
“第二个五年,我要感谢萧邦!”在全球,身为奢侈品牌的萧邦,定位已经非常高端。但在接手的时候,萧邦的代表产品是腕表和天价钻表,尤其针对的是金字塔顶尖的女性代表,因此欧洲设计的萧邦太阳镜款式也均为女款。但王总却认为女性镜架的市场份额明显低于男性,于是决定巅峰萧邦原先设定的布局,颠倒男女款比例,将诉求对象改为具有高社会地位的男性族群。
优异的质量于任何高端商品都必须是基础,有质量的保证,销售员才能自信地将品牌推荐给消费者。王总要求萧邦框架生产必须通过世界最优质的厂家,使用最上等的材质,而日本于此方面列居世界一流。现今高销售的萧邦,在市场上没有水货,正是因为除中国境内,其他地区均销售易腐蚀的欧版合金框架。科瑞建言帮助萧邦调整产品设计走向,萧邦公司亦答应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一系列 产品,但是在最低起订量对科瑞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王总笑称萧邦绝对是科瑞的一大自我挑战。